卢世秀,首批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,北京市名老中医,北京市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指导老师,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和晁恩祥教授亲传弟子,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,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湿病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,北京市中医科普专家。
擅长治疗:慢性咳嗽、慢阻肺、哮喘、肺间质纤维化、鼻咽炎、肺癌、溃疡性结肠炎、胰腺炎、心肌病、心肌炎、冠心病、高血压、中风、眩晕、耳鸣、糖尿病、痛风、干燥综合征、白塞氏病、类风湿关节炎、肿瘤等疾病。
一、认识慢阻肺:沉默的“呼吸杀手”
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,其核心病理改变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,主要与吸烟、空气污染、职业粉尘暴露等因素相关。患者常因“长期咳嗽咳痰”误以为“老慢支”,直至出现活动后气短才就医,此时肺功能已显著受损。
二、诊断与评估:早发现是治疗的第一步
1. 核心诊断标准(需结合症状与肺功能检查):
症状:慢性咳嗽、咳痰(白色黏液痰为主)、进行性呼吸困难(活动后加重)。
肺功能检查: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,FEV1/FVC < 0.70(确诊金标准)。
2. 疾病分期(GOLD 2023分级):
轻度(FEV1≥80%预计值)、中度(50%≤FEV1<80%)、重度(30%≤FEV1<50%)、极重度(FEV1<30%)。
3. 综合评估:
急性加重史(过去1年住院次数)。
症状评分(CAT问卷或mMRC评分)。
合并症筛查:心血管疾病、骨质疏松、焦虑抑郁等。
三、治疗慢阻肺的核心思想,治肺三部曲
精准应对疾病进展:治肺分为急性期缓和期和稳固期。根据病症的不同阶段精准用药(详细解读)根据辨证精准治疗、通过五脏调节整体。不但能延缓疾病进展,可以使患者恢复正常生活。
三部曲指的是针对“肺、脾、肾”的治疗。
因为呼吸系统疾病与肺、脾、肾三个脏器的关系密切。早期与肺关系密切,随着病情发展,逐渐伤及脾、肾两脏。卢世秀医生根据多年临床实践,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治疗肺病的方法。
中医认为:慢阻肺的形成是由内因、外因两大因素导致的,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,外邪侵袭是发病的外在因素。疾病的发展过程初起多因肺卫不固,反复感受外邪,引起咳嗽咳痰而且持续时间比较长,这阶段一般不容易引起患者重视,日久进一步损伤肺气,如果再迁延失治,继而出现脾、肾受损,导致肺、脾、肾俱虚,同时也形成了痰浊、痰瘀阻滞的证候。正虚卫外不固,外邪更易反复侵袭,诱使本病反复发作,病情逐渐加重。
慢阻肺的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、虚实夹杂。急性加重期以实证为主,如外邪、痰阻、或痰瘀互阻;缓解期以虚证为主,集中于肺、脾、肾。治疗原则就是 “急则治标,缓则治本”。对于感受外邪的急性加重期以去外邪为主,也就是以治肺为主,但又根据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热感邪之不同,而治法有别;缓解期治本,也就是以治脾、治肾为主。这样祛邪与扶正相结合,做到有的放矢,疗效确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