卢世秀,首批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,北京市名老中医,北京市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指导老师,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和晁恩祥教授亲传弟子,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,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湿病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,北京市中医科普专家。
擅长治疗:慢性咳嗽、慢阻肺、哮喘、肺间质纤维化、鼻咽炎、肺癌、溃疡性结肠炎、胰腺炎、心肌病、心肌炎、冠心病、高血压、中风、眩晕、耳鸣、糖尿病、痛风、干燥综合征、白塞氏病、类风湿关节炎、肿瘤等疾病。
出诊时间:每周二,周四上午
有的患者自觉身体挺好,就是时不时有气短、憋气的症状,尤其常在活动后出现。他们觉得:人老了,走路气短点儿也正常。这么一想,很多患者就错过了慢阻肺的早期诊断,等到喘憋回重了,甚至出现呼吸衰竭了,才发现得了慢阻肺,那时不仅病情重了,肺功能也下降得更厉害了。所以,早期发现慢阻肺,及时进行相应的防治,对患者来说特别重要。
慢阻肺的发病过程很缓慢。起初患者可能只是偶尔的咳嗽、咳痰,不容易被发现,还有那些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的标志性症状——气短、憋气或呼吸困难。最初这些症状仅仅出现在干活、上楼、爬坡后,休息后气促就能缓解。但是随着病变的发展,连走平路也有气短、气促了。到了晚期,患者只要稍一动就喘,连穿衣、洗漱、吃饭等日常活动都会诱发呼吸困难,甚至于完全不动都觉得气不够用。
所以,当开始出现气短、憋气、呼吸困难时,就要提高警惕:是不是得慢阻肺了?特别是长期吸烟、吸入粉尘、反复咳喘的患者,或居住在空气污染较重地方的人,这些都是慢阻肺的高危人群。一旦有了气短或呼吸困难的症状,就应该及早看医生,早期诊断是不是得了慢阻肺。
慢阻肺的主要症状是咳、痰、呼吸困难,早期症状有:慢性咳嗽、咳痰、活动后气短,有些人容易反复呼吸道感染,感冒或支气管炎发作频率增加,而且恢复时间延长。早期症状往往被人们忽视,致使病情发展,所以提醒大家反复感冒、咳嗽,而且持续长时间不易恢复的,一定要到医院看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