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些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口腔内有了白色小点或白色片状物,以为是吃奶后形成的凝乳块,便强行将其擦去,结果“凝乳块”被一块块擦掉了,随后发现了被擦过的地方出现了溢血、糜烂,这时家长害怕了,把孩子抱到了医院,医师诊断为“鹅口疮”。
鹅口疮又称为“雪口病”、“口糜”,是婴儿和新生儿常见的口腔疾病,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。起初只见于两颊黏膜或舌缘有白色点状病损,随后逐渐蔓延至舌面、唇内及上颚并从小到大融合成片状病损,略高于黏膜表面,很像奶凝块样,但不如奶凝块容易擦掉,强行擦掉则见红色之糜烂面。
本病多因奶瓶、橡皮奶嘴消毒不严或用不洁之物擦洗口腔或经不洁之母乳头而感染。
此外,还可见于营养不良和消化不良儿,特别是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后。轻者无明显症状,患儿一般哺乳正常,重者哺乳时啼哭,伴有烦躁、流涎或体温升高。若病变继续向下蔓延可形成真菌性食管炎,引起呕吐及吞咽困难,但这种情况较少见。